论语

link
华杉讲透论语
  1.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4.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6.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9.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0.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1.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12.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13.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1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5. 子不语:怪、力、乱、神。
  16.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7.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19.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0.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尓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21.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23.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4.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与老彭。」
  25.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6.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27.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0.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1.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32.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3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34.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35.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6.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37. 不迁怒,不贰过。
  38. 居敬而行简。
  39.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40.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41.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42.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4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44.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5.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