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托列托: 威尼斯画派的「叛徒」

link
西方艺术课

丁托列托(1518-1594)和提香是整个威尼斯画派「二元对立」的两极, 他们俩人代表着威尼斯画派最光辉、最顶峰的成就, 就像是威尼斯画派的光明与黑暗, 缺一不可. 丁托列托在威尼斯画派中独树一帜, 象征着威尼斯文艺复兴的自我反省, 因此只有了解了丁托列托, 才算是真正了解了威尼斯画派.

丁托列托(Tintoretto)其实是个绰号, 意为「小染匠」, 因为他的父亲是个染匠. 丁托列托是威尼斯画派的著名画家, 生于威尼斯, 曾经短暂地跟随提香学画. 丁托列托身上既有对提香的继承和创新, 又有非常深刻的效仿米开朗基罗的痕迹, 他把这二人的色彩和素描结合起来, 创造出了个人特征明显的全新作品.

丁托列托是威尼斯画派的「叛徒」, 因为佛罗伦萨等地的绘画理念注重「形」, 威尼斯画派则更注重「色」, 尤其是提香对色彩的发挥更为极致. 但是, 丁托列托在色彩上与提香南辕北辙, 他居然更支持师父的「对手」米开朗基罗的绘画理念, 非常崇拜米开朗基罗的素描法.

丁托列托的代表作品《发现圣马可遗体》, 讲述的是两位威尼斯商人在埃及的修道院中, 想要从藏尸楼中偷偷将圣马可的遗体运走. 从这幅画就能看出, 他与提香、贝利尼等威尼斯代表画家有很大的不同. 画面严格遵循透视法, 这在主要依托于色彩表现的威尼斯画派作品中很难见到, 乍一看更像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作品.

丁托列托还打破了威尼斯画派四平八稳的构图方法, 用极端的视角和大景深来结构画作. 《发现圣马可遗体》是一个悬疑、黑暗、恐怖的题材, 场面戏剧冲突非常强烈, 丁托列托用一个大景深的长廊满足了这一需求. 此外, 他还非常擅长把景深作为画面的对角线, 在代表作《最后的晚餐》中, 打破了以往其他画家将桌子横在画面中间的做法, 而是让整张桌子斜对角线的方向摆放, 除了耶稣和十二使徒之外, 还有很多上菜的服务人员, 这样的构图让画面更加凌乱, 营造出一种紧张感.

丁托列托基本上抛弃了威尼斯画派艳丽的色彩, 以黑暗系的色调来反映当时的社会, 甚至专门描绘瘟疫给人世间带来的痛苦. 当时的欧洲黑死病肆虐, 在威尼斯尤其猛烈, 有 70%的威尼斯人都丧命. 再加上威尼斯交通不发达, 人口密度又高, 所以常常爆发瘟疫. 丁托列托中年时期, 一场瘟疫又夺走了威尼斯四分之一人口的生命. 他在这段时间, 开始用他的绘画来描绘瘟疫, 描绘世人的罪恶.

丁托列托非常擅长在作品中以黑暗衬托光明, 代表着威尼斯艺术的自省. 他的画作中常常体现出对威尼斯建国近千年以来, 崇尚享乐的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思, 既要描绘悲惨、凄苦的场景, 又要展示耶稣对人类的拯救, 所以色彩上常常有巨大的反差, 用大面积的暗色调, 烘托整个主题的光明. 丁托列托的艺术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巴洛克艺术, 同时也向世人表明, 能够自省的艺术才是伟大的艺术.

<2020-05-11 Mon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