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

link
西方哲学

「形而上学」在中文里的直接出处是《周易》,原话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是形象、形状的意思。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具体的东西,比如你戴的手表,你住的房子。这些具体的、有形的东西,都属于「形而下者」,那么反过来,抽象的、无形的东西就是「形而上者」。你的手表为什么能计时,你的房子为什么能遮风避雨,这背后都有抽象的规律在,这些规律就属于形而上的学问,也就是「道」,也就是形而上学。

确定「形而上学」这个名称的是日本明治时代的哲学教授井上哲次郎。当时西学东渐,日本大量译介西方经典,井上哲次郎从《周易》取材,把亚里士多德的名著 Metaphysics翻译成「形而上学」,意思是「研究形而上的学问的学科」。后来这部书传到中国,中国的翻译大师严复很排斥日本人的译名——这点我在第15周讲过——严复把 Metaphysics重新翻译成「玄学」,结果谁也没压倒谁。今天我们读西方哲学的中译本,「形而上学」和「玄学」都是常见的词,不知道来龙去脉的话还以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