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徐州梦觉北登燕子楼作
- author
- 苏轼
- link
- 感时
- link
- 顾随全集: 卷三 论著
明月如霜, 好风如水, 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 圆荷泻露, 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 铿然
一叶, 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 重寻无处, 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 山中归路, 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 佳人何在, 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
何曾梦觉, 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 黄楼夜景, 为余浩叹.
苦水今日如此说, 正是个说时迟; 古人当日如彼写, 正是个那时快. 当其下笔, 兔起鹘落, 故其成篇, 天衣无缝. 若是会底, 到眼便知, 次焉者, 上口自得, 又其次者, 听会底人读过, 入耳即通. 若不如此, 纵使苦水老婆心切, 说得掰瓜露子, 饶他听苦水说时, 直喜得眉开眼笑, 又将苦水所说, 记得滚瓜烂熟, 依旧是「君向潇湘我向秦」.
曲曲折折写来, 只道得个人生之痛, 半点也无儿女之情, 已是自家据实自首, 不须苦水再为问案追赃. 「天涯」三句, 叹息人生无蒂, 不如落叶犹得归根. 「燕子」三句, 说得不拘遗臭流芳, 凡是前人生涯, 只不过后人话靶. 「古今」三句更是说他苦海众生, 业识茫茫, 无本可据. 结尾则是由燕子楼联想到黄楼, 后人千载而下, 见燕子楼, 便想到盼盼, 而不禁感慨系之. 「黄楼」是老苏所创, 后人亦将见之而想到东坡, 系之感慨. 辗转流传, 何时是了? 正所谓后人复哀后人也. 如此写来, 尽宇宙, 彻今古, 号称万物之灵底人也者, 更无一个不是在大梦之中, 更无觉醒之期. 然后愈觉睡里梦里, 而月如霜, 风如水, 鱼之跳, 露之泻为可悲可痛也. 夫如是, 与登燕子楼, 梦关盼盼, 有甚干系? 具眼学人且道: 坡仙作此词时, 梦醒也未? 莫是仍在梦里么? 若然, 则苦水更是梦中说梦也. 于古有言: 啼得血流无用处, 不如缄口度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