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全球60年代

Table of Contents

author
戴锦华
his
7-1:42:26

历史从来都不是真理的书写, 从来都是权力的书写.

自由人: 售卖自己.

法西斯的一大特征: 种族主义, 希特勒政府: 民选政府.

如果你认为现实世界是地狱的话, 对不起, 地狱有十八层. 还有一种被真实的法西斯主义统治的现实, 还有一种被真实的法西斯主义驱赶向战争的现实, 驱赶向集中营、驱赶向毒气室、驱赶向化尸炉的现实. 扬起理想的旗帜, 不是为了理想, 不是为了虚幻, 而是为了避免最悲惨现实的发生.

种族主义不是法西斯独有的, 是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阵营贫富差距的现实, 不只是工业化进程的差距, 还有被隐藏的殖民主义时期对殖民地的剥削.

二战后殖民地开始纷纷独立建国, 一方面是殖民地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以及参加二战让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现代性, 并开始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 对西方国家来说, 殖民统治不再划算, 将部分产业转移至第三世界国家的全球化分工市场, 对他们更有利.

青春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的发明, 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开始长大, 他们在提倡消费的环境中长大, 与坚持新教节欲的父辈传统形成鲜明对比, 两代人难以相互理解.

故事立场, 可以不认同, 但要捍卫表达的权力.

两面性: 屏蔽, 任何一块屏, 同时也是一块板. 我们通过它看到一些东西的同时, 要意识到它同时挡掉了某些东西.

60年代发明的新概念: 代沟, 青春期.

60年代全球化, 西方开始产业外移.

某些体验无法转化为经验, 也就是说无法感同身受.

不必要的残忍.

一组人物对比:

  1. 切格瓦拉, 萨尔瓦多・阿连德
  2. 马丁・路德・金, 马尔科姆・X
  3. 甘地, 毛泽东
  4. 法农, 曼德拉

鸦片战争前, 欧洲与大清存在长久的贸易差, 欧洲需要大清的瓷器、织物、茶叶等, 而大清对欧洲没有刚需商品需求. 鸦片贸易战成为英国掠夺大清财富的手段.

20世纪的关键词: 战争与革命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活动范围就、人与社区间的连接.

媒介本身就是政治性的.

20世纪, 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几乎没有例外, 首先用于战争.

媒介的不道德: 坏消息就是好新闻. 博人眼球的无非色情、暴力、政治、丑闻.

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第三世界: 亚非拉, 冷战时期的产物, 自称时表明: 我们既不追随苏联, 也不跟随美国.

第三的自我认同, 呈现出一种主体性.

国共内战, 共产党土地改革在先, 重新分配土地以动员广大的农民群体, 佃农分到土地后, 为守护土地拒绝地主回归而战.

我们现在讨论20世纪, 主要讨论人性的恶、集中营, 而忘记了20世纪为信念、理想而献身的人如此常见, 众多有产者背叛自己的阶级, 认为穷苦大众才是更有道德的一方, 而非像现在一样认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1. 推荐电影

  1. The Way We Were
  2. 圣地亚哥在下雨
  3. 罗马11时
  4. Nostalgia For The Light
  5. 珍珠纽扣
  6. 黑帮大佬和平梦
  7. 中国 安东尼奥尼
  8. 愚公移山 伊文思
  9. 四万万人民 伊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