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度

Table of Contents

描述信息的「密集」、「稀疏」程度。

(信息的编码长度 - 一条信息的信息量) / 信息的编码长度

优点:易理解、消歧义、容错性。

缺点:传输、存储成本高,噪音可能导致混淆。

记笔记时,利用矢量化选取关键词确保将来可以找到笔记,利用冗余度填充笔记内容确保将来能够理解笔记内容。

需要理解的地方增加适当的冗余,需要记忆的地方矢量化找关键点。

1. 最高学习率=15.87%

2. 沟通

  1. 讲东西时要通过加入一些看似是废话,但是实际上是从侧面诠释你的想法的句子,帮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比如我常说「换句话说」,「比如说」,「从另一方面讲」这样的话,这就是利用信息的冗余便于大家理解。
  2. 讲东西要有一致性,不要补充有可能和主要思想相矛盾的例子,或者和想法无关的冗余信息。
  3. 在我们脑子存储信息时,要进行压缩,这样脑子才记得住事情。很多人问我,你读那么多书,记那么多事情,怎么记得住的?其实我脑子的记忆力并不好,别人五分钟能背下来的英文单词,我15分钟也记不住。但是我无论读书,还是学习,都会做类似于写卡片的工作,也就是说,把这一本厚厚的书的内容,变成薄薄的几页纸的东西,那些冗余的信息,就删除掉了。我有时讲,读书要不求甚解。这不是说不读懂,而是说要读出主线,将一些细节过滤掉。真到了需要寻找细节时,大不了回过头来再看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