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哲学
- link
- 熊逸讲透资治通鉴1
维特根斯坦另辟蹊径,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传统上的哲学问题,然后发现,大多数的哲学问题归根结蒂都是语言问题,毫无哲学高度可言。
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出发,我们还不得不深切叹服佛陀的智慧,他所提出的理论虽然对语言带来的认知困境矫枉过正,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矫枉过正的努力,使我们认识到集合名词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塑造着并且扭曲着我们对世界与人生的认知。
语言是我们的造物,我们也是语言的造物。
一切语言都是混沌的,都存在着指代不清的问题,然而真正的难题在于,假如语言可以指代清晰的话,语言也就变得毫无用处了。
在我的理解里,语言就像地图,它的价值就像地图的价值,是借由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来实现的。正如1:1的地图虽然绝对准确但毫无价值,真正指代清晰的语言——假如有的话——也会毫无价值。
于是我们只能,也必须,在混沌当中认识世界与人生,但与此同时,也很值得接受必要的哲学训练,让自己经常可以认识到混沌所造成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