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 press
- 中华书局
- author
- 袁行霈
「风流」是一种内在气质的外现,又是具有传播力的,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对「魏晋风流」加以说明。所谓「魏晋风流」,是在魏晋这个特定的时期形成的人物审美的范畴,它伴随着魏晋玄学而兴起,与玄学所倡导的玄远精神相表里,是精神上臻于玄远之境的士人的气质的外现。简言之,就是魏晋时期士人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
魏晋以后,儒学独尊的地位动摇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也崩溃了,士人们在探讨宇宙本体的同时也注重探讨「人」这个主体,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活着为什么?怎样活着才最好?在反复的品题中树立起新的风尚,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这种新的风尚,就是风流。
《列子·天瑞》:「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