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享太平的昏君
- link
- 跟熊逸读《资治通鉴》笔记索引
「赵敬侯是一个彻底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既贪杯,又好色,喜欢打猎,还要到处游玩。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日以继夜,通宵达旦。
国君喝酒当然不会自己喝闷酒,必须有人陪着。作陪的人如果不能喝酒,赵敬侯就要硬灌。更加恶劣的是,他只要看谁不顺眼,直接就能在酒席上杀掉。
这样一个昏君为什么可以得享太平呢?韩非子总结原因,说赵敬侯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也有一大优点,那就是很会任用臣子。正因为有了这个优点,所以再多的缺点都没能让他垮台。
韩非子借赵敬侯的例子阐述了一个道理:一名合格的统治者,只要懂得用人,又能洞察臣子说话的真伪,那么就算荒淫无道,国家也能够屹立不倒;相反,如果统治者缺乏这种禀赋的话,就算节俭勤劳,严于律己,国家照样灭亡。(《韩非子·说疑》)」
赵敬侯父亲赵烈侯,赵烈侯父亲赵献子,赵献子爷爷赵伯鲁。赵简子当初用两份竹简选择继承人,三年后赵无恤胜出,赵伯鲁是当初的被淘汰者。这才几代功夫,赵简子的竹简已消失无踪,出了这么个彻底脱离高级趣味的赵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