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经典

author
卡尔维诺
link
Books

我爱简·奥斯汀,因为我从未读过她,却只因为她存在而满足。

  1.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2.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3.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4.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5.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6.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7.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
  8.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9.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10.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
  11. 「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12.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
  13.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14.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如果我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恶魔》,我就不能不思索这些书中的人物是如何一路转世投胎,一直到我们这个时代。

现在可以做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发明我们自己理想的经典藏书室;而我想说,其中一半应该包括我们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另一半应该是我们打算读并假设可能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我们还应该把一部分空间让给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之书。

我还真的应该第三次重写这篇文章,免得人们相信之所以一定要读经典是因为它们有某种用途。唯一可以列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总比不读好。

而如果有谁反对说,它们不值得那么费劲,我想援引乔兰(不是一位经典作家,至少还不是一位经典作家,却是一个现在才被译成意大利文的当代思想家):「当毒药在准备中的时候,苏格拉底正在用长笛练习一首曲子。『这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首曲子。』」

如果我们检视民间故事,我们会发现民间故事揭示两种类型的社会转变,两种都是美满结局:要么从富变穷再变富,要么从穷变富。在第一种里,是王子因某种不幸而沦落为猪倌或其他底层人,最后恢复其王子地位;在第二种里,往往是一个生来就一无所有的青年,可能是牧羊人或农民,他甚至可能缺乏勇气,但他要么以自己的才智,要么得到贵人相助,娶了一位公主,变成国王。

在集体无意识里,穿乞丐衣服的王子证明每一个乞丐实际上都是一个王子,其王位被篡夺,必须夺回其王国。奥德修斯或盖林·梅斯齐诺或罗宾汉,都是遭逢不幸的国王或国王的儿子或高贵的骑士。当他们最终战胜敌人,就会恢复一个公正的社会,他们的真正身份将受到尊重。

也许,对奥德修斯—荷马来说,真与假之间的界线并不存在;他只不过是在忆述同一经验,这经验一会儿存在于现实的语言中,一会儿存在于神话的语言中,如同哪怕是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每次旅程都依然是一部《奥德赛》,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奥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