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
- link
- 跟熊逸读《资治通鉴》笔记索引
孔子那么好学一个人,感叹:「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知天命了都还没遇到当年的经典,并留下了韦编三绝这个成语,他手里的《周易》那么珍贵吗,韦编三绝了也不舍得换一卷?可能真就这么珍贵,不只内容,其载体也相当珍贵。
如果《春秋》是孔子所书,他想用「春秋笔法」,抠字眼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褒贬吗?我猜不想,是当时在竹简上刻书实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他老人家可能也是迫于无奈才尽可能浓缩自己用词的。
最爱拿《春秋》说事的好像就是汉朝,从唐代开始越来越多人怀疑《春秋》作者是否是孔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