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洞穴里走出的旁观者

link
跟熊逸读《资治通鉴》笔记索引

『人总是通过对立面来确定「我」和「我们」,对立面有多大,「我们」就有多大,对对立面的敌意有多深,「我们」的凝聚力就有多强。』

从柏拉图洞穴里走出去见到外面世界的人,也就从原来的「我们」里跳了出去,极易被仍在洞里的「我们」当作对立面。

『我自己就没少招人恨。我很清楚我写的内容激怒过很多人,因为我虽然熟悉传统文化,但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与人无爱亦无嗔。我是怀着浓厚的兴趣,而不是狂热的爱,去故纸堆里深耕细作的。而在村里人看来,「无爱」就是「有嗔」,哪可能存在「无爱亦无嗔」的状态呢?这种「非此即彼」的心态之所以根深蒂固,同样是群体认同的结果。』

招人恨的熊大吸引了一大波靠近他的旁观者,旁观者也慢慢变得有点招人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