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

author
三岛由纪夫

一般人通过自由操纵语言,可以敞开内心世界与外界之间的门扉,使它通风良好,可是我怎么也办不到。我这把钥匙完全生锈了。

我流下了家父死时都没有流过的泪。因为比起父亲的死来,鹤川的死对我的关系更为重要。自从认识柏木以后,我同鹤川的关系多少有点疏远了。如今失去了他,我更加懂得,我同白昼的光明世界联系的一缕细丝,由于他的死而完全断掉了。我为失去的白昼,为失去的光明,为失去的夏天而哭泣了!

我孤身独影,绝对的金阁包围着我。不知是应该说我拥有金阁,或说金阁拥有我。抑或是那里产生了罕见的均衡,使得我就是金阁、金阁就是我这种状态成为可能呢?

也许他这是为了向我展示我所想象不到的他的另一个侧面,才专程前来的吧。这个只对美的冒渎感兴趣的、好挖苦人的柏木,确实让我看到了他纤细的另一个侧面。他对美所持的理论,远比我更为精密。对于这种理论,他不是用语气,而是用姿态、眼神、吹奏尺八的曲调和伸向月光中的前额来表达。

随着对柏木的了解,我才明白他讨厌永恒的美。他的嗜好仅限于瞬间消失的音乐和数日之间就枯萎的插花,他讨厌建筑和文学。他所以到金阁,无疑也只是为了寻求明月照耀的瞬间而来的。尽管如此,音乐的美是多么奇妙啊!吹奏者造就的这种短暂的美,宛如浮游似的短命的生物,生命本身完全是抽象的、创造的。没有比音乐更像生命的东西了,虽然同样是美,然而没有比金阁更远离生命、更像侮辱生的美了。柏木奏罢《源氏车》的瞬间,音乐这个架空的生命消逝了,可他那丑陋的肉体和阴郁的认识却丝毫没有损伤、没有改变,且依然存在那里。

柏木向美求索的东西,确实不是一种慰藉!在不言之中,我明白了这一点。原来他用自己的嘴向尺八的吹孔送气的一瞬间,便在空中造就了美,尔后自己的X型的腿和阴郁的认识,比先前更加清楚而新鲜地保留了下来,他很喜爱这一点。柏木所喜爱地就是美的无益,美通过自己体内却不留下任何痕迹,它绝对不改变任何事物……对我来说,假如美也是这样一种东西,那么我的人生不知会变得多么轻松啊。

——如果烧掉金阁……如果烧掉金阁,这些家伙身边的世界必然变得面目全非,生活的金科玉律一定颠三倒四,列车时刻表将一片混乱,他们的法律将成为一纸空文。

按照众人的恳切期望,父亲遁入空门,当了偏僻的海角寺庙的住持,在当地娶了妻子,生下了我。

的确,在遥远的过去,我似乎曾在某个地方看见过无比壮丽的晚霞,此后我总觉得我所看到的晚霞或多或少已经褪了色,难道这是我的罪过吗?

第二次行为是在已经熟悉的环境中,毫不迟误地轻松而安乐地进行的。这回,我似乎也瞥见了快乐,但那不是想象一类的快乐,而只不过是自觉适应了这种情事的一种自我坠落的满足罢了。

即使世界崩溃,也许唯有这个女人不会崩溃吧。为什么呢?因为鞠子只相信事件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发生的。可是,世界不能按鞠子的想象那样崩溃啊。鞠子是决没有考虑这种事的机会的。在这一点上,鞠子很像柏木。鞠子就是女人中不考虑自己思路以外的事的柏木。

如果说苍蝇喜欢腐败,那么鞠子也在开始腐败吗?什么都不相信,这就是腐败吗?鞠子生活在只有自己的绝对的世界里,才招来苍蝇的吗?这我就不得而知了。

火车疾驰的时候,乘客是静止的。火车一停,乘客就一定会从车厢里走出来。疾驰中断,休息也将中断。死虽是最终的休息,但也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