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进尺」策略

link
跟熊逸读《资治通鉴》笔记索引

「得寸进尺」这个词不仅仅是一种形容,还可以是一种策略。

智瑶看来,既然戏弄和侮辱并没有激起韩氏家族的反抗,那就可以再进一步,这背后的心理学依据是:对方先前的委曲求全都是沉默成本,人总是放不下沉没成本的,因为一旦放下了,就等于前边的所有付出都白费了。

韩康子既然忍了一次,就很可能再忍第二次。每忍一次,韩家就弱一分,智家就强一分。就算韩康子哪一天真的忍无可忍了,彼此实力上早已经越拉越大的差距也足以给智瑶信心。

宋朝苏洵写过一篇《六国论》,认为六国之所以被秦国一一吞并,主要原因并不是六国的军事力量不强,而是六国不断白送给秦国土地,这才导致实力对比越来越悬殊。

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会发现智瑶秦始皇采取了相同的策略,智瑶是失败的秦始皇,秦始皇是成功的智瑶。看出了这一点,就会发现以成败论英雄真的不太合适。